一九七O年代義大利空軍希望開發出一款可以替代G.91R/Y與F-104G/S的機型,
同時希望獲得一種較小、較便宜的戰鬥機可以補充即將建立的”龍捲風”戰機聯隊。
而在70年代末巴西空軍也對輕型攻擊機產生興趣,
由於共同的需求,
在1981年3月義大利與巴西簽約共同開發AMX輕型攻擊/偵察機。
AMX是一種外型簡潔流暢的高效率戰鬥機,
甚至因為它較小的尺寸與強大的作戰能力而被稱為”口袋龍捲風”(意指其為縮小版的龍捲風戰鬥機)。
製造商當時甚至宣稱AMX的戰鬥負載可達到”龍捲風”的一半,
作戰半徑為”龍捲風”的40%,
而價格只有”龍捲風”的 1/4。
就當初研發AMX時所設定與”龍捲風”戰機成為高低搭配的低成本補充戰力而言,
AMX確實是不負所望。
在這篇文章中,
大元仍然希望以圖片為主去分享這些"看"的樂趣,
不多談技術規格與性能諸元。
其實在台灣空軍也曾有過一款自製機型類似AMX的角色,
那就是航發中心發展過的A-3攻擊機。
不過台灣空軍顯然對於這種機型興趣缺缺,
後來也就不了了之。
F-16進入台灣空軍之後,
台灣軍方已經完全沒有自主發展航太事業的企圖與計畫,
未來的二十年除非有重大的採購危機,
IDF當年的盛況已難再現。
過去台灣政府投入龐大人力、物力、資金所辛勤建立的航太產能,
最終也毀在國家與軍方短視近利的決策作為,
猶如南柯一夢,
不勝唏噓。
我們看看南韓這些年來在軍民航太產業戮力以赴的拼勁,
對照台灣政府顛倒錯置的作為,
更是不忍卒睹啊!!
All photos are from Luc Colin .
讓我們來檢視一下這台AMX
正面的鏡頭,座艙視野還不錯
這個延伸的管狀物就是空中加油管
空中加油管的特寫,夠清楚了吧!
座艙照是側開的設計
左側進氣口加上護網的鏡頭
左側進氣口的特寫,可看到內部噴射引擎的前段風扇。
可摺疊式的登機踏板
登機踏板的特寫
座艙罩的開啟"門把"
機身右側的航電艙
機身左側的航電艙
機身右側的加油口
機身左側後方的維修孔
機身右側後方的維修孔
機尾的部分
垂直尾翼,頂端可以看到前、後各一個突出的ECM天線。
發動機尾管的部分1
發動機尾管的部分2,無後燃器,也無可變噴嘴。
機尾下方的跑道緊急補捉鈎
主翼後方的雙縫富勒式襟翼,這是左翼。
右翼後方襟翼
雙縫富勒式襟翼的特寫,右翼。
雙縫富勒式襟翼的特寫,左翼。
雙縫富勒式襟翼的特寫,左翼下方,可以看到驅動襟翼用的滾珠螺桿。
左機翼前緣縫翼,已伸展出來。
翼前緣縫翼的特寫,也是使用滾珠螺桿驅動。
右機翼翼前緣縫翼的特寫1
右機翼翼前緣縫翼的特寫2
右側機翼下方的派龍架,掛武器、副油箱或其它裝備用的。
未完,請接看AMX 輕型攻擊機 (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