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airliners.net
Airbus A330-202
◎耕心週刊網址: http://ks-pctpress.org/01/
【謝謝 你辛苦了】
就是年輕人也會疲乏困倦,強壯的人也會全然跌倒,但有神可以依靠的人,必重新得力。辛苦你了,你過去所做的一切,神在暗處之中都看見了。
- 祈禱之時
憐憫世人的上帝,你是與受苦的人同在的神。祈求你祝福那些因家人生病,必長期照護陪伴的人,為他們賜下足夠的能力與資源;也賜福那些因各種因素失婚或失去家人的朋友,在他們孤單無助或傷心時,有你愛的安慰。謝謝上帝,讓我還有體貼與祝福人的心腸。禱告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1月24日第1012期_從一段巧遇說起 | ![]() |
![]() |
作者是 余俊彥(高雄市) |
回想那年與Amy姊的巧遇,她真誠的禱告為我們的家庭帶來極大的祝福,讓我們從此有了真實的依靠與平安,至今仍充滿感謝。 二○○九年秋天,雙胞胎女兒來報到,當我們還沉浸在迎接新生兒的歡樂中,意外卻發生了。孩子六個月大時,在一次旅遊中,小女兒突然大抽搐、口吐白沫、嘴唇發紫、全身癱軟,我們夫妻嚇傻了,趕緊送醫,深怕這小小生命從此離開我們。 小女兒陸續有不自主放電情形,檢查結果是頑固型癲癇,我們從此陷入憂愁與焦慮,每天以淚洗面,無法接受這殘酷的事實。還沒滿週歲就得服用四種西藥,雖然也試過中醫針灸療法,還是不見效。每次病情發作時,就像刀子在割我們的心,除了控制不定期的病況與保護她的安全外,最擔憂的是她的智能和語言發展。 一連串的復健過程是漫漫長路。前後整整兩年,我們幾乎以醫院為家,掛急診、住院都是家常便飯,夫妻倆憂愁度日,內心沒有平安,也用盡所有可能的辦法,花了許多時間與金錢去廟裡拜拜祈福,只為了讓小女兒恢復健康,但情況都不如預期。 每次看見大女兒是那麼健康,而小女兒卻要服用那麼多藥物,我感覺自己是在餵她吃毒藥;因控制腦細胞的藥物讓她無法像姊姊那樣活潑,學習無法專心、眼神無法聚焦,語言表達更是遲緩不清,為人父母的我們極度擔心她的未來。 二○一二年某個週日,我們準備帶小女兒去針灸,就在大樓中庭跟隔壁鄰居Amy姊巧遇,Amy姊與妻子打招呼,在知道我們的孩子健康出狀況後,竟立刻為孩子祝福與禱告,當下妻子大受感動與安慰,淚流滿面。 之後,Amy姊邀請我們去教會,一開始我很排斥,因學生時代對基督教有不好的印象,但禁不住她一再邀請,最後勉強答應。幾天後,女兒又突然發燒住院,心想剛好有藉口不去教會了,沒想到Amy姊帶著教會的姊妹來醫院探望我們,為孩子唱詩歌及祝福,讓我們夫妻倆很感動,當下便做了決志要信靠耶穌的禱告。 我們開始上教會,也認真學習為孩子禱告,漸漸的,孩子越來越穩定。Amy姊告訴我,要相信神會醫治孩子,但那時的我沒有信心,心想,我相信的是科學、是醫學,怎可能相信宗教能醫病的荒謬道理? 幾個月後,內心似乎有個聲音告訴我:「你要有信心,先從減藥開始……」於是,我請教會小組的弟兄姊妹為這件事代禱。雖然知道有困難,但我仍鼓起勇氣跟醫生討論是否有減藥的可能?沒想到,醫師仔細思考後竟說可以,但要分三階段且過程需穩定。 我帶著既興奮又擔心的心情回去報告好消息,弟兄姊妹持續為這件事禱告。經過三個月,真的成功減掉一顆藥,但之後再提出減藥,醫師卻說不行,當下不免失望與不解。小組長對我們說:「要耐心等候,神有祂醫治的時間表,你的孩子會完全得醫治的,要對神有信心,不要氣餒更不能失望,要持續為孩子康復禱告……」 幾週後,小女兒無故發燒,送醫住院時我們發現,病房竟是之前決志禱告的同一間,讓我們都愣住了!心想,是恰巧吧!還是神的安排?之後孩子退燒,食慾好轉、活動力正常,抽血報告也都正常,醫生納悶,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服藥的濃度超標,必須減藥。哇!太神奇了! 神讓我看見祂奇妙的作為,也讓我對祂有更深的認識與感謝。小女兒病情越來越穩定,服藥劑量固定,並不隨著體重增加而增加,連醫生也不得不說,在孩子身上看到神蹟。我們體會到「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這句話是真的!二○一二年九月廿二日,我提出要受洗的意願,妻子也不約而同說想受洗,這一天除了是孩子三歲的生日,更是我們重生的日子! 目前孩子尚服用兩種藥,但不論體力、學習及語言都有很大的進步,每位老師看見她的變化與成長都很訝異。一路走來雖然辛苦,但我深信,從與Amy姊巧遇開始,神的恩典臨到我們的家庭,孩子是神給我們的祝福,讓我能向人訴說祂在我們身上偉大的作為! |
1月24日第1012期_新的開始 | ![]() |
![]() |
作者是 小羊(新北林口) |
全世界各地的人在迎接新年第一天,總要說句同樣的話──新年快樂!這是互相祝福也是期許,也反映出人心底最渴望的需要──快樂。 我快樂嗎?以前談戀愛是快樂的,結婚也是快樂的,但生育及照顧家庭的責任卻沖淡夫妻間甜蜜的感情。孩子的爸工作忙碌,我們互動越來越少,最後因著出現小三風暴,我遍體鱗傷走上離婚之路。 每當想起他「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我就心如刀割、愁苦鬱結。不明白神為何要存留我的生命承受如此煎熬?愛著一個不回家的男人,心在滴血,波動的情緒經常使我引發胃部劇痛,更怨恨自己脆弱無力反擊。 婚變第一年,我感到輕快自由,認為從此傷害我的人不會再來傷害我了。可是第二年後,不斷忍受著失落的痛楚,一切恍如一場夢,夢醒時分最親密的伴侶已遍尋不著,甜蜜快樂的往事只能苦澀咀嚼。 我成了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就讀國、高中的女兒,經濟重擔使我喘不過氣來,我忙碌工作,沒有心情欣賞美麗的朝日夕陽和浪漫的明月繁星。直到多年後,兩個孩子陸續大學畢業、出社會工作,也找到幸福的歸宿。目前,我也已經退休四年,升格當阿嬤,享受親情天倫之樂。 聖經馬太福音12章20節:「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這些年,我像一隻受傷的小羊,孤獨走過死蔭的幽谷,卻也安然度過了。「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哭有時,笑有時。」離婚十年後,饒恕使我捆綁的心靈得到釋放與自由,時間終於癒合心裡的傷口,我不再為他哭泣,他只是人生中一個插曲;他是孩子的爹,也曾是我生命中一個重要的朋友。回想起來,感謝神一路帶領與憐恤,也讓我的母親默默陪伴我。一年多來,母親身體衰弱住院許久,出院後我接她回家,換我照顧她,回報她恩情。 那天一覺醒來,已經跨越了二○一五年,進入二○一六年。過去一年結束了,我們都必須感謝,也值得給自己拍拍掌,豎起大拇指說一聲「讚啦!」 |
1月24日第1012期_記得我愛你 | ![]() |
![]() |
作者是 張綺瑄(高雄市) |
該怎麼描述才不會弄皺這如詩一般,令人動容、默然的故事呢?話語是諮商工作中介入的主要工具,但在阿慶身上,很多時候,語言顯得如此多餘。他對自己的困擾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也發展出頗有創意的方法來抒解苦悶;更有美好虔誠的信仰,讓他年長的歲月顯得耀眼動人。 「我每天幫她洗身體,怎麼會沒注意到她長了一顆這麼大的腫瘤呢?」「她跟我說『好痛哦!』,我竟然沒注意到……」阿慶自責的描述照顧太太的細節,不捨的心情全寫在他眼中呼之欲出的淚,閃閃發亮。 「我要向不生氣挑戰。」「我很努力不要對我太太發脾氣,可是我還是做不到……這不是她的錯,她只是生病了……」 阿滋海默氏症是令人聞之喪膽的疾病,也是照顧者無法言喻的痛。對於攜手走過歡笑淚水、高山低谷的親密伴侶又是如何呢? 「我這麼輕聲細語的叮嚀她,百般的仔細照顧她,她卻一再攻擊我。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幫她打理得乾乾淨淨,她卻不聽話又弄得滿身髒兮兮……」「我知道她病了,我不應該有這些期待……」阿慶除了整天備戰的照顧任務,內心兩股拉扯的繩子也讓他疲憊不堪。理智上明白患病者會沒來由的攻擊人,沒有足夠能力回應照顧者的關愛;然而,情感上又要如何承受一份無法回應,甚至相反回應的付出呢? 在如此沉重又嚴肅的生命課題中,專業只能靠邊站。我一點都不敢輕易提出任何「好的」建議,雖然建議原本就不是諮商中的重點。「我真的很感謝,感謝老師的幫忙,感謝一路以來不同的老師幫我,感謝許多牧師的關心,上帝的恩典真的很大。」「你才是我的老師呀!」我心中冒出這麼一句話。 「我很訝異,也很佩服,照顧太太十多年的磨難歲月,並沒有讓你失去感謝的能力,是什麼讓你總是還能看到許多值得感謝的大小事?」我們之間的說話瀰漫著感謝、感動的淚水交織,何其有幸,我能親臨現場,沐浴在此神聖的時刻中。 「有沒有一點可能,或多或少允許自己生氣的必然性。」我看見早年失去父親的阿慶,歷經辛苦打拚一片天的過程中,高自我要求已經是他身上的細胞。「聖經說,生氣卻不要犯罪。」「上帝允許人生氣,只是不要人因此而犯罪;你對自己的要求比上帝對你的要求還高哩!」我唯一想做的是稍微鬆動阿慶在照顧太太過程中對自己的高要求。 「你知道嗎?當初我們交往,太太的家裡很反對,可是太太很堅持的相信我。我們交往了七年才結婚,我一直都記得她對我的信任。以前每次她很強勢的時候,只要想到這一點,我就會退讓。」原來知道可以生氣,卻不允許自己生氣的信念底下,還有一段情深義重的故事呢! 仰望宇宙的浩瀚無邊,讓人深覺渺小。遇見盡力愛太太的阿慶,除了謙卑地聆聽陪伴,似乎並沒有更好的禮物可以送給他。相信阿慶太太即使有一天不再存有任何對阿慶的記憶,然而,靈魂深處早已刻劃下不可抹滅的愛。阿慶點點滴滴的付出,彷彿一首最美麗的詩歌,吟唱著「記得我愛你。」
【幸福練習】 身邊有長期照顧家人或久病未癒、孤單生活的朋友嗎?撥個空去探望他,給予鼓勵與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