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airliners.net
Boeing 787-9 Dreamliner
◎耕心週刊網址: http://ks-pctpress.org/01/
【智慧的心 發光的臉】
富有的人、聰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的人必定帶著吸引人的光芒。
「誰如智慧人呢?誰知道事情的解釋呢? 人的智慧使他的臉發光, 並使他臉上的暴氣改變。」(聖經傳道書8章1節)
- 祈禱之時
親愛的天父謝謝你,對自私、主觀、偏見的我,你卻願意給我永不斷絕的憐憫,讓我能抬起頭再次勇敢的重新面對生活。天父謝謝你,對只會定睛在別人錯誤卻不懂得反省自己的我,你卻願意給我永無止盡的赦免,讓我靠著你的愛拋開自私、失敗的羞恥感。感謝禱告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文/薛以柔)
1月10日第1010期_ 單純相信的人有福了 | ![]() |
![]() |
作者是 金碧輝(雲林西螺) |
母親今年七十五歲,生長於雲林沿海一個小農村,廿三歲時與父親結婚;母親的原生家庭信仰佛教,她跟父親結婚之後才開始接觸基督教信仰。 母親只有讀到小學二年級上學期,她說,當時姊姊要她留在家裡幫忙放羊及趕牛,所以她便失去讀書的機會。母親識字程度不高,五個字當中大概只認得三個字,像是「大」「中」「小」這種很簡單的字。 從我有記憶以來,差不多兩、三歲時,每天晚上睡覺前,母親都會帶我用「主禱文」禱告;到了禮拜天,母親也必定帶我上教會,我先去上主日學,跟其他小朋友一起聽聖經故事、唱詩歌,結束後再跟母親一起做成人禮拜。教會生活在我成長的記憶中,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慢慢長大懂事之後,我開始發現母親上教會的真實情景──聖經,她幾乎完全看不懂;聖詩,差不多只懂得一半,但母親並不因此對信仰所有退卻,反而很喜歡去教會,總是安靜的聽牧師講道。母親的信仰態度,讓我不由得深思上教會的意義。 一個不識字的女人如何能唸而且還能背頌「主禱文」?是誰教她的?一定不是我的父親,因為父親太忙,很少在家。一個不識字的人,聖經的字句都看不懂,那麼去教會做禮拜的信念是什麼?她對信耶穌的中心思想又是什麼?這些問題連帶讓我想起也不識字的阿嬤。 其實阿嬤並不是我親生的祖母,她是父親的伯母;因親生阿嬤早逝,父親由伯祖母撫養長大。阿嬤成長於基督教家庭,年輕時照顧家裡的弟弟妹妹;結婚後,又同時照顧雙方兩個大家庭。一個弱女子,經常從西螺走路到斗六去割草,只為賺取生活費養家糊口。阿嬤的風範堅苦卓絕,讓我明白什麼叫「一枝草,一點露」。 我從來沒有聽阿嬤在抱怨,她總是很喜樂的過日子,依靠主過生活;就連九十高齡時不慎跌倒傷了大腿骨,也沒抱怨,三個月後又能走動,上帝給她的恩典實在夠用。阿嬤雖然不識字,卻擁有敬虔的信仰,所教養出來的兒孫也走在神的道路。 有件事一直讓我印象深刻。當時我約十三歲、弟弟十一歲,阿公過世幾天後,我們聽到樓上有怪聲音,因全家人都在樓下,覺得很納悶,不禁聯想是不是「有鬼」?但爸爸不在家,大家都不敢上樓,母親只好去找阿嬤,跟她說:「阿一呀(南部人稱呼媽媽的叫法),樓上有聲音……」我接著說:「有鬼!」阿嬤大笑說:「戇孫,妳是信上帝的人,世上沒有鬼,如果是妳阿公回來,妳要抱住他,問阿公『你要去哪裡?』……」我在阿嬤身上感受到,信耶穌有平安以及對死亡的無懼。 母親及阿嬤的身影一直烙印在我的心底,我常想,為什麼她們都不識字,聖經故事也懂得不多,一輩子生活在純樸的鄉下,卻這麼熱愛教會,而且信心堅定?「單純相信的人有福了!」我相信這是最好的答案。 |
1月10日第1010期_ 警醒的功課 | ![]() |
![]() |
作者是 幸辰(台北市) |
外公是基督徒,父親與母親結婚之後,也跟著信了耶穌。我有兩個姊妹、四個兄弟,兄弟姊妹對基督教信仰各有軒輊,有當傳教師、在教會擔任長老的,或像我一樣是一般信徒,甚至也有信仰民間宗教的。 我育有二子,他們婚後皆住在家裡附近,最遠的大概十五分鐘車程,因此我退休後大部分時間都在幫忙照顧孫子女,享受含飴弄孫之樂。 某一天早上九點,我帶長孫(當時三歲又五個月)到公園的兒童遊戲場玩。他最喜歡在沙池玩,但因前一個禮拜颱風過境,沙池裡有一漥一漥的積水,我們就改去溜滑梯。期間,我的視線幾乎沒離開過他。 玩了幾回合後,孫子就改去玩另一邊的螺旋式滑梯。由於他進入螺旋後我就看不到他,也沒有多加注意,就在第三回合之後,竟沒看到他從梯口出來。那時是十點零五分,我緊張了起來,趕快四處尋找,大喊他的名字,也請幾位在場的人幫忙留意,並且撥打緊急救難專線112,兩位警察先生立刻騎機車來幫忙找小孩。 我突然想起,來公園的路上,我曾告訴他,遊玩之後會帶他到附近的捷運站買運動飲料,會不會他自己跑到捷運站去了?當時已是十點三十分,我快步走到捷運站,從東側的手扶梯下去,經過大廳沒看到他,趕快又從西側的手扶梯上來,再回到遊戲場。看到場內依然熱鬧,卻沒有孫子的身影,我已經有點絕望,就舉目望天,心中吶喊:「主啊!你怎麼這樣待我?」然後又左右張望。 突然,背後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先生,你在找孫子嗎?」我馬上回答「是!」回頭一看是一位中年婦人帶著一個小孩,她說:「在捷運站詢問處有一個走失的小孩,你去看看是不是。」我向她行禮並說謝謝後,就快步走到捷運站詢問處,果然是我的孫子!這時是十點四十五分,我緊緊抱著他,眼眶也濕了。 我問孫子,為什麼自己跑來捷運站?他說:「太吵了。」不知道他是覺得遊戲場太吵?或是爺爺奶奶太吵?因為過去他也來過遊戲場,都不覺得吵。我懷疑,不久前我與太太因齟齬爭議,孫子曾對我們說:「不要再講了!」實在慚愧。不知他的父母親是否也曾經被這樣提醒過? 我知道神會藉著各種現象、異象或生物的行為提醒世人,只是我們經常不夠機靈,沒有覺察祂的存在與對我們的警惕。這件事讓我覺得慚愧跟感慨,我的父母親都是基督徒,但我大半生因忙於俗事、教學、研究等,很少有時間沉澱下來想到天國的事,對信仰也不夠認真。退休後,從照顧孫子的過程中體會到,除了敬虔,還要用心與機靈去領受神的教導。 謝謝神藉著兒孫的反應與行為讓我警醒。主啊!我敬畏你! |
1月10日第1010期_ 油膩膩的眼睛 | ![]() |
![]() |
作者是 薛以柔(台北市) |
「為什麼碗洗了好幾遍,摸起來還是那麼油膩呢?」我在廚房又大吼大叫了起來。 婚後,先生呵護我是個盲眼妻子,煮飯洗碗全都由他包辦,不過,自從他為了家計延長上班時間,我就挑起煮飯洗碗的任務。對我來說,煮飯難不倒我,但洗碗這件事,卻大大彰顯出我河東獅吼、母夜叉的形象。 我的「手」是我的「眼睛」,所以洗碗時我無法戴手套,如此才能清楚摸出碗盤有沒有洗乾淨。我的「手」也是我的「心」,所以當摸到洗了好幾遍的碗盤依然油膩時,我的心會立刻沮喪下沉,然後又立刻火氣上衝,接著,我的手開始用力摔碗盤,我的嘴開始大聲謾罵著:「為什麼碗洗了好幾遍,摸起來還是那麼油膩呢?」我懊惱的很。 過了幾日咆哮洗碗的日子,我決定要向油膩的碗盤抗爭到底。我想:「是不是該添購一台洗碗機?」因廚房過小放不下,就打消這個念頭。「是不是用錯了質地的菜瓜布?」我接著想。於是買了不同質地的菜瓜布刷刷看,碗盤依然油膩。「是不是洗碗精去污力不夠強?」我又想。於是用了幾種強效去污力的洗碗精再洗洗看,但碗盤依然油膩。 「那問題是不是出在炒菜的用油?」我繼續想。於是一天用動物油、一天換用植物油交替炒菜看看,碗盤依然油膩。「那問題是不是出在碗盤的材質上?」我用力想。於是拿出玻璃的、陶瓷的、不鏽鋼的碗盤輪流用用看,碗盤依然油膩。 幾個月過去了,灰心的我不得不自憐的想:「問題是不是出在我眼睛看不到的關係呢?」我難過的在心裡求問神。 一日,我邊吃飯邊聽電視新聞:「有位高齡產婦,辛苦做試管終於懷有女兒,女兒卻在生產前胎死腹中。婦人發現醫院把胎兒屍體用垃圾袋包著塞進紙箱,讓婦人感覺相當隨便。於是婦人透過兩位立委出面控訴醫生和醫院醫療疏失。當醫院出面澄清事實後,才知是婦人和立委的誤會。這事件引發網友激烈論戰……」 網友指責說,高齡產婦本來就要承擔比較大的風險,婦人沒先弄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就找人控訴;而立委是非不分就召開記者會。「聖經箴言18章17節不是有說嗎?先訴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鄰舍來到,就查出實情。」我用聖經的經文,義正詞嚴跟著指責婦人和立委。 吃完飯走進廚房,開始洗滌油膩的碗盤。當我又為了洗不掉碗盤的油膩在發愁時,神突然啟示我說:「妳是不是也沒先弄清楚自己『雙手』的狀況,就是非不分的以為碗盤洗不乾淨是其他外在因素造成的?」我立刻將雙手互相摩擦,感覺油脂厚厚的附著在我的手上,我拿起洗碗精搓洗我的手,當水沖掉手上的泡沫,手上的油脂也不見了。我興奮的將手伸進烘碗機裡,摸著我剛洗好的碗盤,驚訝的發現,碗盤表面沒有油膩,只有光滑耶! 從此以後,洗碗過程中,倘若又遇到洗不掉碗盤的油膩時,我會先將自己油膩的手洗乾淨,才繼續洗碗,再確認洗好的碗盤是否真的油膩,碗盤的油膩問題因而輕鬆解決了。 原來,過去油膩膩的手,不但讓我失去正確的判斷,也讓我無法客觀的看清楚事實,更大大的攪亂我的心情。馬太福音7章1~5節:「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當我們要解決問題、當我們要開口評斷時,是否先洗掉自己性格裡油膩膩的自私、主觀和偏見呢?還是頑固的睜著一雙油膩膩的眼睛,繼續去錯看事情、錯待別人?
【幸福練習】回想自己最近的抱怨裡,是否也藏著「油膩膩」的主觀與動機?求神幫助我們成為更有智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