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轉載自: http://www.storm.mg/article/97677
風評:
小英年金改革請小馬「發揮影響力」?客氣話,免了吧!
主筆室 2016年04月04日 10:20
上周的「雙英會」,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請總統馬英九;內定政務委員、未來將負責年金改革的林萬億也說,,顯然年金改革初期就將成為新政府施政重點。不過說到要請小馬哥發揮影響力協助,那就免了吧。
馬英九任內曾啟動年金改革,最後雷聲大雨點小,大部份人感覺不出改革,政府每年還是要花800多億支應18趴優惠存款利息,而且數字仍持續上升之中;每年還是花數千億元養活退休軍公教,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之百者仍達三成。如果改革成果是這樣,那還是免了吧。
馬英九願意也「膽敢」啟動年金改革,值得肯定,但最後結果是失敗亦殆無疑義,失敗的程度是連馬英九自己都承認。
被詢及對自己過去7年的施政有何遺憾與失望時,他的答案是:推動年金改革受阻。何以致之?一個原因是推動政策的技巧與說服力差,加上施政魄力低,無法堅持改革到完成最後一哩路。馬政府許多政策不是不對或不好,但推動下來時常是七折八扣、甚至無疾而終。
二來,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藍營代表的階級與族群利益,讓其年金改革註定失敗。藍營傳統支持者是軍公教的所謂「鐵票部隊」─雖然事實上景況早已大不如前,但藍營不敢得罪這些其自以為仍存在的鐵票,甚至甘冒大不諱得罪其它族群去捍衛鐵票利益─例如那些提案要納稅人每年花200億元、全額恢復退休者年終慰問金的立委,絕無例外的是藍委。
所以,蔡英文真的要馬英九「發揮影響力」幫忙年金改革嗎?不怕「越幫越忙」嗎?如果改革幅度很大,那代表受影響者多且可領取的月退少得多,馬英九怎麼可能幫忙去說服退休者支持─應該沒人蠢到這種地步?搞不好還會掉轉槍頭幫忙抗爭哩。但如果改革小到無感,那也是「兩相免」─不必馬英九幫忙發揮影響力,甚至也不必誇言改革了。
既要改革,蔡英文就不必寄望馬英九與國民黨、藍營立委願意一起「共襄盛舉」─世上不會有那麼美好的事,爭鬥、拉鋸、拔河、抗爭在所難免。如果以上情事都未發生,那只是代表改革幅度極小,小到無感罷了。
因為,所謂年金改革,其實說白了,就是要大砍年金領取者的退休俸,原因在現在許多領取年金的退休軍公教得到過份優渥、高居全球第一、所得替代率超過9成以上的待遇,
。馬基維利數百年前就告訴為政者:「人們忘記殺父之仇比忘記財產的損失還要來得快些」。年金改革讓退休者收入減少(總不會是要改革讓大家領得更多吧?),照馬基維利說法,那可是比殺父之仇還深哩,新政府能期待被改革者支持、藍委協助、一片祥和,就達到目標嗎?
啟動年金改革後,各利益團體的動員、遊說、遊行抗議、爭吵,幾乎不問可知。公共政策有一個特性,利益關係極大又極深者,即使人數占的比例非常少,但其動員發揮的能量、發出的聲音會不成比例的放大;年金改革也可能是類似狀況─看馬英九推年金改革時的情況即可知。
台灣公務員(含軍公教)人數大概53萬人左右,退休領取年金者大概45萬上下;相較於2300萬人、1000多萬的勞工,其比例算是低,但卻享受與消耗了不成比例的多數福利。任內力推年金改革的前考試院長關中,就曾說過:「公教人員佔國內社福支出比例過高」。
因此,新政府推年金改革,最大的支持與倚恃力量,其實是來自那些被剝削、被迫供養退休軍公教的更廣大民眾與勞工─當然,還有那些不改革,以後要越繳越多,未來卻越領越少、甚至領不到年金的年輕人。
年金改革要達成成效,讓年金能永續、去除大部份的不公、不義,改革幅度就一定要夠大,那就接近「年金革命」了。毛澤東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謙讓。」
新政府啟動改革前,參考一下這段話吧,有那個決心面對既得利益者撲天蓋地的反擊、抗爭後,再來作吧,相信民眾支持者會遠比那些既得利益者多得多。
from: airliners.net
McDonnell Douglas F-4F Phantom II -- Germany AF
留言列表